“东方意象”对后现代建筑的影响

2023-07-07 18:57:11 来源: 孙虎的书房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资料图)

文丨孙虎的书房

编辑丨孙虎的书房

一、建筑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关系历来非常贴近

1975年,查尔斯·詹克斯第一次使用了“后现代”一词,以其出色的研究奠定了后现代建筑理论发言人的地位。

西方建筑领域里的“后现代”观念也就由此产生,并且对整个后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

后现代建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于80年代达到高潮,此后逐渐衰落。

建筑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关系历来非常贴近,电影从诞生之初就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后现代电影艺术针对建筑学的自我质疑和对城市、社会人性状态的困惑,以其惯常的空间叙事和生活叙事与建筑建立了一种新的关联。

后现代建筑空间具有“无限的或者说在界域上是模糊不清的”的特点,这一特点应和了后现代理论中对于“非理性”的描述。

后现代电影中的影像具有多意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而后现代建筑受前者影响,以图像的制造来概括对空间的实体建构,也体现出建筑形象的多义化、不确定性和主观化倾向。

而这种非理性相对于西方传统审美理性风格而言,更符合典型的东方文化特色。

美国著名建筑师、“后现代主义之父”罗伯特·文丘里的杰作之一富兰克林纪念馆的“幽灵构架”,以后现代电影中的多义、糅合、模糊的镜像隐喻,于方寸之间启发观者思索富兰克林故居的多重意义。

意义大于形象的设计与中国传统美学“小中见大”、“情与景汇”的意象相通。

激发人们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构成各种联想,从某种意义上隐喻了对中国文化内涵的挖掘。

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杰作古根海姆博物馆,以曲面块体组合而成的雕塑般造型,与周围环境的灵巧结合使建筑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呈现出诗一般的动感和感性化的特质,酷似后现代电影中广角镜头。

大视角镜头形成开阔的视野,景深的长度呈现大范围的清晰,这种设计理念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以大观小”的意象,忽略个体而注重整体结构功能的表现,画面的感染力也随之增强。

法国籍瑞士建筑大师屈米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竞赛方案中,实验性地使用后现代电影的“叠加”、“并置”手法对建筑空间进行试验。

将电影制作剪辑的片段逐一应用在建筑中,或是将这些片段拼接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更大的整体。

他认为事件和空间在建筑中的并置与不同图像在电影中并置有相似之处,通过切换特定的事件并把它们置于不同的空间中,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时间序列”,为建筑创造出新的意义和空间关系。

依据这种理念,图书馆将不仅仅具有阅读场所的功能,其内部可以为市民提供多媒体、储存、检索等服务,还可以辟出一个展览空间。

图书馆外部是一个田径跑道,运动的理念贯穿其间,这预示着人们可以从图书馆的开口走到塞纳河畔,也可以通过图书馆内的文化走向世界。

如此而来,建筑具有了环境图式的意味,虚实结合的空间更有利于情感传达。

其中可见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意象,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博大精深交融互渗,突显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

后现代建筑采用更为包容开放的体系,大量的影像符号对于建筑设计的想象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电影的虚拟与空间的真实之间的博弈,体现了对于现存价值的叛逆精神;

而“东方意象”的渗入又印证了后现代建筑无所羁绊、自由放任、天真纯朴、开放多元的格局,反映了工业技术与审美主义结合的趋势。

二、电影是让观众直观感受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学及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互动日渐频繁。

虽然种族、性别、阶级、矛盾等话题仍占有相当比重,但一些与人类共同命运及文化互鉴相关的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

电影是一种透过画面、音响、表演让观众直观地感受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

观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身临其境”,了解不同时空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体验不同地域和国家相异的文化氛围。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其呈现过程中的直观性可以避免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歧义和误会,在意象的表达上具有跨越时空和国界的独特魅力。

如前所述,法国后现代电影中的“东方意象”经过西方人思维方式的过滤,已经打上了西方观念和西方文化的烙印,幻化为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再是一种仅属于东方的纯粹文化概念。

因此,我们对法国后现代电影“东方意象”内容的解读,必须以多元文化的视角,从真实和想象两个维度展开分析,结合法国后现代电影具体的作品揭示其穿行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特质。

而对“东方意象”的研究,也离不开法国后现代电影艺术的探究,因为“东方意象”的呈现与各种电影艺术的运用息息相关。

而且“东方意象”之于西方社会文化亦有很强的效应,对法国文学、西方文化和西方社会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经由整篇论文的写作,笔者拟传达如下一些看法。

法国后现代电影作为后现代文学艺术的样式之一,其表现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呈现出来的“东方意象”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以往文学艺术传统的继承。

在此基础上,法国后现代电影随着读者和观众审美趣味的改变也在寻求一种飞跃,不仅追求其承继性 。

同时以标新立异的审美意识在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追求创新,使“东方意象”的运用更富有魅力与挑战性,为法国人乃至西方人营造了一种“乌托邦”情怀。

然而,这种对于东方的感受也不可避免地融入进创作者的固有文化当中,由个体自身的反思映射出“他者”语境下“自者”的精神文化状态。

“东方意象”作为“他者”充满了真实的成分,亦含在表现“他者”的同时映射自我的功能。

东方意象”是东西方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产物,是“他者”文化与“自我”文化互鉴的结晶。

电影艺术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一个共识,那就是东西方文化之间虽存在差异,但通过努力终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从对抗走向融合,最后达到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种理想状态。

“东方意象”游走于虚构与现实之中,将原文化中的固有价值体系进行解构,并对处于“他者”环境中“自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反思,引发其对于“自者”状况的深度思考。

因此,探寻当代法国新电影中的“东方意象”,不仅能挖掘多元文化之间的同与异,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发现西方人对于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反思。

在展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中,探索“东方意象”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及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可能。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法国后现代电影究其本质是为西方社会而服务的,其根本目的仍在于彰显西方“精神帝国”的优越性与话语霸权。

东方意象作为“他者”,仍不能脱离西方主流话语的窠臼。

当然,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对于“东方意象”在后现代电影中的其他表现。

它与后现代电影融合所形成的某种新的机制,两者之间的多维互涉模式等等,仍是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法国后现代电影萌生于具有得天独厚艺术传统的法国

作为最早催生美学革新和文艺先锋运动、最早建立和发展电影产业以及在电影正式成为一门艺术之前最先开始技术创新的国家。

这片沃土孕育了后现代电影极为明显的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社会的诸多矛盾日渐凸显,文学、美学、思想、社会学等领域的变革以及新的理论层出不穷。

拓宽了电影创作者的思路,也催生了电影领域的诸多变化。

后现代电影依托大众传媒的兴起,进行了不断的结构重组,并使评论家们重新开始审视与思考人类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

随着与此相关的学术争鸣也日趋白热化,后现代电影中的“东方意象”作为一个极具重要性和研究价值的学术前沿话题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对西方人而言,东方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其积淀了几千年之久的文化底蕴以及东方风景和古老传说,自然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与亲和力,也对西方的启蒙精神和人文环境也提供了可贵的文化资源。

“东方意象”融入后现代电影创作,将异质文化研究和精神世界探索引向了一个新的维度,从而为法国电影艺术带来某种新的观念、新的语言和新的视野。

而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如何从各种文艺批评方法中汲取所需,进一步拓深后现代电影中的“东方意象”研究。

如何对其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归纳和分析,并探索与此相关的各类问题,形成更加丰富和更有创意的学术观点,实则任重道远。

客观地说,东西方文化皆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特色和优势各具,精华与糟粕共存。

历史上两种文化曾在相互交流、互学互鉴中彼此促进,实现了共同进步和发展。

“东方意象”有托物言志的功能,法国后现代电影人意欲通过“东方意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将其作为镜像映射自我,引发人们对于相似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法国后现代电影中的“东方意象”之于西方社会文化的观照以及产生的种种影响,可以视为在特定时代不同文化交流的特殊现象,而且符合历史前进的规律。

如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显然已经纳入了一条正在实现世界合作大同的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

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