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的家谱里,藏的不只是家事
2023-08-27 05:25:27 来源: 百度新闻
中国的家族制度(或称宗族制度)起源于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此时期形成的以父系血缘为轴心的家族制度,在此后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支撑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结构。即使在秦王朝以后,郡县制取代了周代的封国制度,中国家族制度有所变化,家族的地位有所下降。
然而千百年来
家族制度作为维系中国社会中的
【资料图】
社会基础、经济构成
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直至今天
家族制度依旧是
一种很大的社会组织形态
在社会发展中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
了解中国家族和家训问题
至关重要
一
家训是家谱中的
精神核心
中国家族制度,历经数千年的变迁,至今依旧屹立不倒的基本原因,固然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历史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中国家族制度本身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言之,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家族制度的存在,已经是一种文化自觉般的存在,随着社会发展,家族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维系各自家族自身发展、延续的政治选择、经济分工与文化积淀的手段。
其中,如何看待自己家族的地位与发展,是个很突出的例证。秦末,东阳县反秦义军兴起,欲推陈婴为王。陈婴的母亲对他说“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陈婴于是不敢自己称王,改为追随刘邦继续从事反秦的斗争。这故事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表明此时期的家族中,老百姓已经注意到家族自身的变化规律。“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的表述,也表明此时期,显然是有了家训类的传承了。
在维系家族制度延续的诸多元素中,家谱无疑是最基本的承载家族延续的技术性手段,同时,家谱的精神核心就是家训。家训,也叫家范、家规、家诫等。如果说,家谱中的谱系、昭穆是维系家族的延续历史,而家训就是家族历史演变中家族生存之道的总结。
是以千百年来,中国的家族莫不重视家训,因家训的核心点在于在家族的危急时刻,家训会使家族不处于危险处境。在家族日常生活中,家训可以强化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形成家族内的和谐协作。在危急关头,家族方能形成一致对外的统一行动。因此,家族的谱系是家谱的表象,而其最基本的内核,乃是家族书于典册,或口耳相传的家训,这是家族基本的经验总结。
海南省图书馆藏《刘氏家谱》。
二
海南家训
或书于典册,或口耳相传
海南自秦汉之后,汉族移民开始陆续进入海南岛,一般认为,此时期的移民,主要是以家族的形式迁徙到海南。历经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海南汉族人口已经占据了岛内人口的大多数,其携自于中原的汉族家族制度也随之在海南生根开花。海南大家族也在发展中,完成了中原家族文化的复制过程。
也正是伴随着海南大家族的发展,海南家族家谱的编修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很多的家训,也就自然地保存下来。明代学者刘吉在《中顺大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邢公墓碑铭》中,评价邢宥时说:邢宥退职后,“著有《湄丘集》。纂修族谱,著为家训,教子弟尤有法。”
当然,海南先贤的家训,也不全然依靠家谱中的记载,更多的是家族长期自觉地口耳相传。明代海南学者邢宥在其撰《先考侍御史府君碑记》中,说他的父亲邢世贤“家训犹严,弟侄子孙辈,毋敢犯教令。睦宗族,和乡党,厚姻戚,乐宾朋,敬长上,循礼度,海滨敬服”。可见,即使在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家训的传承也是依靠家族内在的体系,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存在,而不仅仅是依靠文字约束。
海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收集的家谱雕版。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三
丘濬家训泽被东亚
海南家谱最早的存世者,现已不可考,其中的家训也难以明确说明。但在明代之后,随着海南家族中家谱的广泛编辑,家训的制作已经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了,尤其是海南大族先贤,大都有家训方面的贡献。
明代海南名臣丘濬曾撰《丘文庄公家礼仪节》,是中国家训中的名篇,也是海南先贤留给今人的珍贵史料。据研究,《丘文庄公家礼仪节》的各类传世版本超过了10多种,流布海外,在东亚各国也有传播。目前所知有朝鲜刻本、日本刻本传世,表明其影响很大。
丘濬在自序中所说:“窃取文公《家礼》本注,约为《礼节》,而易以浅近之言,使人易晓而可行。”丘濬此书之所以成为中国家训的名篇,就在于其编撰此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海南丘氏一族所用,而是为中国的家族及海南的家族提供普世的家训范本。
以此点而言,其旨向已经可以和中国古代家训的标志性名篇《颜氏家训》相得益彰了。此种宽泛的胸怀,应该是丘濬个人的思想境界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反映。
丘濬画像。符祥康 吴岳秀 绘
四
家训中儒学思想
在海南一脉传承
海南家族既然来自中原家族制度的思想体系,故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必然浸透了中国中原文化的内容。北宋的名臣司马光,曾撰写了《书仪》《家范》两部著作,其中都包含着家训的内容,也是中国家训的奠基之作。
南宋大儒朱熹沿袭了司马光的《书仪》撰写了《家礼》,在讲述社会礼仪的同时,也言及家族的思想约束:家训。这一思想在明代,为海南名臣丘濬所继承,他撰写了上述的《丘文庄公家礼仪节》。其中说“自少有志于礼学,意谓海内文献所在,其于是礼,必能家行而人习之也。及出而北仕于中朝,然后知世之行是礼者,盖亦鲜焉。”
自然,作为理学家,丘濬的家训是为其政治理念服务的,也折射出中原家族文化在海南的进一步推演。这个传统不断地延续着,清代名宦、进士出身的云茂琦,在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回到家乡,重修《云氏族谱》时,也重修了家训,并特别指出:《云氏族谱》“旧谱载家训六十八款,系佥都御史庞尚鹏所著,而上行公取以自训其家,今择最切当者二十九款,并《训蒙歌》《女诫》,存以示后,余删。”
这里所说的“旧谱载家训六十八款”是指云氏原有家谱(云茂琦祖先,明人云上行所修)中所收录的家训为明代广东名臣、进士庞尚鹏(1524年—1580年,广东南海人)所著的《庞氏家训》。《庞氏家训》在明代就很知名,并为各家族总谱广泛借用,云茂琦对其进行了删节,并收录了相关内容,也是反映了儒学思想在海南的一脉传承。
海南省图书馆收集的《刘氏家乘》雕版。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五
海南家训
更关注家族延续
纵观海南的家训,以适用于家族内部的使用原则,篇幅上大多力求简洁,朗朗上口,使家族内人员容易记忆,便于诵读。如张岳崧《家训十则》:“小序,嘉庆癸酉(1813年),辑修家谱。既成,族人属补撰《家训》。窃惟匪言之艰,行之维艰,良用内愧,顾以闻者足戒。风人之义,谨撮大略,冀交勉焉。”
张岳崧《家训十则》里包括官箴、民则、劝孝、劝慈、劝友、劝恭、夫道、妇职、择友、集益等十项内容,其自云:“略举十事,原本五常,既用自箴,亦以共勉,云尔。”从这里的内容看,张岳崧的家训,除“官箴”一条外,都是当时家训常见的内容,即对家族内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劝诫。
内容讲的虽是做官之道,但要点在“励循良以报国恩,建勋名而光族党”,也就是维系家族的延续是第一位的。“民则”中说“家修克谨,即循礼奉法之民。”清人云茂琦的家训里也说“立身以品行为重,绩学以志趣为先。”也是强调学而优则仕,但是,要“品行”与“志趣”为先。
同时,云茂琦还说:“士志奋,而农、工、商、贾,皆得模范,统归绳尺矣。”强调各行业应各自遵守行业的规范,作为家族中人的基本准则。从此处可以看出,云茂琦的视野格局还是非常宏大的,对旧儒学的“士”的地位,看法也有所改变。
琼海王氏三槐堂族谱中有“王氏祖训”,将家训分为“家教、家庭、教子、敬老、族戒”五个部分,充分体现了海南一般家族的家训中更关注家族自身发展与延续的特点。
不同时期的《王氏族谱》。梁君穷 摄。图源于文明海口微信公众号
海南先贤的家训承袭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在维系家族传承的同时,以遵守法纪,个人修行为主要志趣,体现了为守护社会基本正常秩序的努力。虽则以今天的角度来看,海南先贤家训也不免受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儒教中封建伦理,即三纲五常的深刻影响。但总体而言,海南先贤家训是以劝人以和、促人以善为出发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其主旨是向上的,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
尤其是与全国的家训一样,海南先贤家训同样包含着很多启蒙幼儿教育的内容,教导少年儿童如何持身处世,这对今天的家庭启蒙教育而言,仍有很大的现实借鉴的意义。
(作者简介:张兴吉,海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裕秋,海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
原标题:《海南人的家谱里,藏的不只是家事》
标签: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 (2023-08-27)菜单赢利规划指南(关于菜单赢利规划指南简述)
- (2023-08-27)窗口化运行游戏怎么调大小(游戏窗口化命令)
- (2023-08-27)河道采砂
- (2023-08-27)8月23日基金净值:广发瑞福精选混合A最新净值0.7513,跌1.75%
- (2023-08-26)八百件珍品佳构汇聚,荣宝斋(深圳)首拍预展盛大开幕!
- (2023-08-26)2023大连星海广场音乐喷泉几点开始表演
- (2023-08-26)公共 | 广州荔湾举办“七月七·荔相会”七夕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