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叶军:钉钉目前独享“通义千问”大部分资源,难点是二者结合跑通商业化 天天新要闻

2023-04-20 13:20:30 来源: 搜狐科技

4月18日,钉钉宣布将正式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钉钉的智能化功能名为“魔法棒”,在功能开放后,用户只需要键入状似魔法棒的斜杠“/”,就可以在群聊、文档、视频会议以及应用开发四个场景中使用智能化能力。“除了这四个高频场景,我们还在同步测试钉钉个人版、搜索、邮箱、AI助理、智能客服等产品。”叶军表示。

叶军指出,未来人和软件的交互将变得非常简单,产品会走向极简。叶军在会后与包括搜狐科技在内的媒体对话中也再次提及,钉钉未来将呈现出“功能越来越多,但界面越来越简洁”的产品形态。

在媒体对话中,叶军认为,在智能化能力将改变IaaS、PaaS和SaaS之间边界的情况下,这三层会成为数据训练的前置条件。“未来这三层会被绕过,很多产品直接通过模型层,完成了提前的训练和感知,界面加上模型解决所有问题。”


(相关资料图)

问及如何让本地部署的企业用上大模型的能力,叶军认为,“未来会有大量的专有化部署的大模型,这是必然的趋势。”他表示未来正确的做法或许是AGI作为垫底的预训练模型,企业将其私有化部署至本地后使用,保障机密数据安全。

会上,叶军提及产品将在相关安全评估完成后上线,会后他也补充说明,包括网信办、工信部与省市地的数据局相关部门都有各自的监管条例与范围。同时,他也认为监管是必要的,“AI生成内容像是炼丹炉,炼出来什么你也不知道,比UGC难控制。”

谈及在上线后六亿用户都将用上“魔法棒”功能的算力支持,叶军直言并没有技术难点。“IM算力消耗我们可以接受,因为只是文本处理,每天每个人点一次问题也不大。”

叶军表示,“目前没有给我们明确限制,云的GPU足以应付很多需求。” 在云钉一体战略下,钉钉与阿里云打通了账号体系、权限体系与各种计费体系,双方长期深度合作。他也提到,现阶段钉钉是阿里生态内首个接入通义千问的产品,“钉钉必须跑在最前面,我们在现阶段独享大部分资源。”

未来,在产品正式上线后,叶军指出,钉钉将会考虑,“如何以用户认可的方式,以一种合适的模式收回(成本)”。在问及收费模式时,叶军表示将把使用算力的次数与钉钉的三专(专业版、专属版和专有版)结合,分配不同次数的调用能力,若不够也会有单独增购计算量的收费计划。

在对话中,叶军反复强调速度。他指出目前创新比的是速度,也是钉钉的竞争壁垒之一。他也提到,阿里生态接入通义千问的产品升级的早期阶段,也将以“跑得快”为目标。他指出目前阿里生态以单点爆破的形式,基于通义千问升级产品形态,“不适合再出现中台,还是以场景化驱动为主,现在是跑得快阶段,我们肯定是各自往前奔。”

而近期阿里“1+6+N”的调整,对钉钉而言也是一次提速的变化。叶军表示,这是一次敏捷组织。“相当于把战场的决策权交给前线哨所的班长,未来做决策判断我们会变得更敏捷。”

以下是对话实录,经编辑:

媒体:钉钉很少提及算法算力方面的信息,但这些是AI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想请问钉钉在AI领域之前的积累是什么?

叶军:在去年我们发了斜杠,产品都已经到位,但没有大规模发布,我们在不断地做斜杠与产品的融合。前两年的云钉一体战略把云的算力输送到钉钉的界面上,我们在过去两年大量的工作是连接云的底层能力。我们跟云的体系对接,账号体系、权限体系,各种计费体系,这种对接是大量的基础工作。钉钉一直在做准备,所有积累都不是一天完成的。

媒体:钉钉和通义结合,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过程中难点和挑战是什么?

叶军:我们紧密连接了一个多月,两个团队每周开一次会,甚至也大吵过一架。一开始最大的难点在于方向不一致。后来,难点是钉钉基于自身场景给他们提了很多特殊要求,比如对图片的质量要求,对工作场景的专有化术语,需要通义千问去理解。最近慢慢走顺了,现在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件事情以商业化的模式跑出来。

媒体:“魔法棒”什么时候会正式上线,会采取什么样的收费模式?

叶军:收费模式上,我们会把使用算力次数与钉钉的三专(专业版、专属版和专有版)结合,配合不同次数的调用能力,如果不够可以再增购计算量。上线时间我们现在是产品成熟一个上线一个,另外也要经过监管评审。

媒体:到今年底,钉钉智能化战略在产品和市场上的预期是什么?

叶军:年底我们核心场景应该全部具备智能化能力,不是一个场景,是几乎所有场景,都有智能化能力。

媒体:目前多少算力给到钉钉,支撑多少场景?

叶军:云钉一体下,钉钉肯定是受益方,我们与通义千问团队是深度合作。钉钉组织体系上跟云深度合作,很多是绑定关系,所以目前算力上没有给我们明确限制,云的GPU足以应付很多需求。

媒体:生成式AI从玩具到工具最大的门槛就是算力,未来如果要实现所有人都用上AI功能,对钉钉来说挑战有多大,这个算力怎么克服?

叶军:算力层面我们有国内最好的条件来完成用户场景的覆盖,唯一的难点在于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以一种合适的模式收回(成本)。

对钉钉而言,实现六亿用户都能用上魔法棒功能不是什么技术难点,在即时通信场景下,可以保证90%的人每天使用,IM算力的消耗只是文本处理,问题不大。

媒体:您的一个结论是之后IaaS、PaaS和SaaS之间的边界和未来的呈现形式会被改变,那未来钉钉是什么样形态的产品或者应用,想象空间是什么?

叶军:钉钉功能变得越来越多,也会变得越来越简洁。底下的SaaS、PaaS和IaaS这三层,可能会成为数据训练的前置条件。未来这三层会被绕过,直接由AI层调用MaaS,成为新的模型层。未来很多产品可能会直接通过模型层,完成提前的训练和感知,界面加上模型解决所有问题。

媒体:钉钉有一些本地部署的版本和服务,如果本地部署的企业要用大模型能力,会怎么用,工作流程会有区别吗?

叶军:未来会有大量的专有化部署大模型,这是必然的趋势。阿里云有一整套专有化部署的解决方案,跟公有云之间存在混合云的关系,通用模型通过混合云,调用通用的数据。未来的布局一定是中模型、小模型部署在企业内,大模型AGI在公有云,两边做一些混合云的互通,这是可实践的模式。

媒体:大模型的接入会对钉钉生态产生什么影响,用AI可以生成程序代码的话,会对低代码的平台什么影响,会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叶军:智能化给低代码提供了新的机会,低代码解决了全代码开发的部署和运维问题,有了AI加持以后,研发、修改和部署过程都会更快速。

中国所有的SaaS必然将接受智能化的改进,对于中小SaaS,我们希望“斜杠/”后的能力能够跟他们对接,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开放数据,如果他们不变,我们会选择接受变化的公司。

媒体:大模型与协同办公结合的赛道,钉钉有哪些竞争壁垒与优势?

叶军:在协同办公领域,通用功能都差不多,要看企业的敏感度与创新性,创新比的是速度。差距在于员工对业务数字化的理解深度,这是核心的竞争壁垒。通用能力上,比如文生图、图生文等,数据量大是现在短期优势。

媒体:张勇提到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阿里生态会如何去配合?会在各个赛道单点爆破还是会有整体的战略?

叶军:图生文、语音识别能力上整体做,其他是单点爆破。场景化都是我们自己做,不适合再出现中台,还是要以场景化驱动为主。创新的早期一定以跑得快为目标,后期再以跑得稳为目标,现在是“跑得快阶段”,我们肯定是各自往前奔。

媒体:近期阿里1+6+N的调整,对钉钉整个业务有没有影响?

叶军:总体应该是利好,我们认为对组织来讲,确实是一次敏捷组织。有一个额外好处,我们跟云之间,会获得更大的来自市场竞争层面的活性,我们可以自由做决定,相当于把战场的决策权,给到前线哨所的班长,所以未来做决策判断,我们会变得更敏捷。

责任编辑: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